川桂枝为樟科植物菌桂的细枝。辛、甘,温。入心、肺、膀胱经。具有发汗解表,温通经脉,通阳化气的功效。临床常用于:风寒表症 。寒湿痹痛与经闭腹痛、痛经等症 。水湿停滞所致的痰饮喘咳,以及小便不利等症。
桂枝、川桂枝(洗净,晒干,切碎用),备用。
1、桂枝汤
1.1、为解表剂,具有辛温解表,解肌发表,调和营卫之功效。主治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临床常用于**感冒、流行**冒、原因不明的低热、产后或病后低热、妊娠呕吐、多形红斑、冻疮、荨麻疹等属于营卫不和者。
1.2、材料包括:桂枝、芍药、甘草、大枣、生姜。桂枝(去皮)、芍药、生姜、大枣(切)各 9g,甘草(炙)6g。
1.3、上五味,(口父)咀,以水七升,微火煮取三升,去滓,适寒温,服一升。服已须臾,啜热稀粥一升余,以助药力。温覆令一时许,遍身漐漐微似有汗者益佳,不可令如水流漓,病者必不除。若一服汗出病瘥,停后服,不必尽剂;若不汗,更服依前法,又不汗,后服小促其间,半日许令三服尽。若病重者,一日**服,周时观之。服一剂尽,病证犹在者,更作服;若汗不出,乃服至二三剂。*生冷、黏滑、肉面、五辛、酒酪、臭恶等物。(现代用法:水煎服,温服取微汗)。
2、柴胡桂枝汤
2.1、柴胡桂枝汤是《伤寒论》中**太阳和少阳并病的方剂,是由小柴胡汤合桂枝汤各半量而组成,主要用于太阳少阳合病引起的发热恶寒、肢体疼痛等症。
2.2、材料包括桂枝(去皮)4.5克;黄芩4.5克;人参4.5克;甘草3克(炙);半夏7.5克;芍药4.5克;大枣6枚(擘);生姜4.5克;柴胡12克。
2.3、上药九味,用水700毫升,煮取300毫升,去滓温服100毫升。
2.4、主治伤寒六七日,发热微恶寒,支节烦痛,微呕,心下支结,表证未解者。
外感热病,阴虚火旺,血热妄行者,均当忌服,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。
川桂枝的适用人群包括外感风寒表虚证。头痛发热,汗出恶风,鼻鸣干呕,苔白不渴,脉浮缓或浮弱者。
桂枝性温助热,如应用不当则有伤阴、动血之虞,故在温热病、阴虚火旺及出血症时,不宜应用。